報了國考行政執法類職位,行測要這樣學!
現在,2022年的國考已經開始了,各位報名國考的小伙伴們正在緊張準備考試。但今年國考最大的變化是,公共科目筆試又增加了行政執法類試卷,它究竟有什么特點,在考前將近一個月內應注意哪些事項,今天致學教育小編就給大家詳細分析。
盡管國考首次對行政執法卷子進行單獨命題,但行政執法類考試也并非新生事物,通過行政執法類考試招錄公務員已有20多年的歷史。本文在對近10年來各省行政執法類考試成績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近10年國考的考查趨勢判斷,對2022國考行政執法的具體特點和特點進行了總結,希望能幫助考生提高應考效率。
01言語理解與表達:高頻詞匯的積累和國家政策相關材料的考察將會更加突出。
1.行政執法考卷中的選詞填空主要考察語境分析和詞匯辨析,特別是考察對詞匯(或近義成語)的辨析(這與以往的國考考點不同)。也就是說,我們在日常備考中,要注意對上下文語境的分析,更要注意高頻詞匯的積累。例如:
從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國考盡管詞匯量很大,但有一個特點,就是反復地考查了“高頻詞匯”,這就要求我們對這些高頻詞或成語要準確、客觀地理解,以提高正確率。
2.片斷閱讀題更側重于中心主旨類的題目。選材更注重“一線執法”素材,如基層治理、社區文化建設等。它需要我們每天對這些材料有足夠的敏感性。
考前備考,一方面要結合日常的錯題,積累高頻詞匯,特別要積累高頻詞匯,特別是成組積累,如在一個題中,由于“一蹴而就”與“輕而易舉”的區別沒弄清楚而做錯的話,需要對這兩個詞進行比較記憶。
另外,要仔細閱讀官方資料,特別是要多瀏覽主流媒體(求是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共產網、中國新聞網等),其中,2019-2020年的文字材料,是在2022年國考中考最適合的材料。
02判斷性推理:邏輯判斷會加大必然性推理力度。
過去的國考在邏輯判斷方面,更多地注重對可能性推理的考察,但在行政執法中,關注必然推理,特別是三段論、假言命題、樸素邏輯。因此,對于必然性推理的題目,我們必須堅決不“放棄”,而更要穩扎穩打,特別要在靈活考察三段論、假言命題時做到充分備考,如假言命題的二難推理等。
考生在準備考試時,一方面要通過題目的練習,提高對命題關聯詞的提取敏感性,熟練把握假言命題的推出關系;另一方面,對于假言命題的矛盾與推理規則也要有靈活的把握。對“三段論”,考生可在公題庫APP中找出相應的主題進行適當的練習,從而熟練地掌握結論型題目的文氏圖畫法和前提型題目按三段論本身的特點及規律進行排除的能力。
03數量關系:更注重題干閱讀分析和推理能力。
與其它兩種崗位相比,行政執法崗位在數理關系上更注重數學思想的考查,而非數學知識的考查,因此,考生不必擔心自己會用數學公式太少。關鍵是能夠做到逐句逐句地分析清楚題干中的情況,運用合理的方法把文字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進行解決。
考生準備考試時,對于計算關系的問題,可合理使用表來理清好條件,對數形結合問題可利用行程圖或幾何圖來梳理條件,對排列組合問題可運用好樹狀圖和分類分步的思想來解決。
04資料分析:重點考查基礎考點和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行政法的材料分析考試,知識點比較全面,但是相對來說難度較小。考生應能熟練使用公式,養成好的做題習慣,在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題量。
準備考試時要把增長、比重、倍數、平均水平、隔年增長、年增長率等基本公式記錄、熟讀,才能在做資料分析時得心應手。
因此,在今后近一個月的時間內,希望報考行政執法類職務的考生,可以在日常備考的基礎上,更多地關注行政執法類各題型的特點,做到有的放矢,從而提高備考效率。
內容說明:
(1)由于考試政策、規則、時間等不斷變化,本網站力求所提供的信息準確,但不絕對正確,僅供學員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2)本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轉載的目的是讓信息傳播的更廣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