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需要避免哪些誤區及錯誤?
各省教師資格證書筆試成績陸續公布,接下來將迎來2022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書面試考試,小編相信很多考生對面試考試心中是忐忑的,比如教資面試考什么,該怎么去沉著應考,這些還都是一個很大的謎團。
今天致學教育小編和大家聊一聊考生在面試(講座)時,需要避免的一些誤區和一些易錯點,供大家學習參考。
01教資面試試講三大誤區。
誤區一:試講是一節課的壓縮。
考生經常會有疑惑,在十分鐘到十五分鐘的時間內,怎樣才能講完所有的內容?
其實試講并不是一節課內容的壓縮,而是選擇一個內容片段進行教學。這個教學必須具體、豐富,包括使用教學方法、安排師生活動、完整的教學環節等。
考生應該明白,試講的目的是測試考生是否適合當老師,而不是如何成功地將一節課的內容壓縮到十分鐘或十五分鐘。所以考生要盡量在有限的時間內把知識點講清楚,讓學生能夠理解和運用。
誤區二:試講是給考官聽的。
其實試講是一種教學,但是這種教學沒有學生。但考生必須明白,教學對象仍然是學生。
考生可以假設考官是學生。但考官不會回答考生的任何問題,也不會與考生互動。考生應自己模擬學生的回答,完成教學。
誤區三:試講只要流暢順利講完即可。
許多考生在試講的時候,想得更多的是我怎樣才能快點完成內容,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想法。
試講要體現的是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所以不能簡單地認為只要能順利完成。還要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環節的安排、教學氛圍的營造等,這些都是考生在試講中應該注意的,不能自己說。
02教資面試試講中五大常見錯誤。
常見錯誤1:表現過度緊張。
考生一路過關斬將,終于來到了面試環節,所以期待更多。這種期望使考生的壓力倍增,最直接的結果是在試講中過于緊張。
在緊張的時候,考生很容易做一些小動作,比如撓頭、扯衣角、抓頭發等,這些都會影響考生的表現。
最好的辦法是降低對面試的期望,把面試看作是一件經驗而不是決定性的事情,試圖忽略考官的存在,就像教真正的學生一樣。
常見錯誤2:與考官頻繁互動。
在試講過程中,為了營造更真實的現場感,一些考生真的把考官當成學生,進入這樣的情境,不斷與考官互動,比如問考官問題,等待考官的回答;整個試講指向考官。
其實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考官作為面試中考生的觀察者,主要從第三方的角度全面觀察考生。
一般來說,適當的互動是必要的(如與考官進行一定的眼神交流),但如果你不掌握這個程度,它會干擾考官的觀察,給考官造成疲勞。因此,喜歡與考官互動的考生應注意適度的原則。
常見錯誤3:超時。
在試講中,是不是時間越滿越好呢?最好在規定的時間點結束嗎?
事實并非如此。在試講中,考生的能力不能在卡點結束時體現出來。主要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教學內容講清楚,不是說得多就說得好,而是透徹。
試講時一般都有嚴格的限制,所以考生盡量不要超時。一般情況下,要求控制在規定時間的60%和190%。時間控制在規定時間的80%是最好的,給考官一定的評分和整理時間。
當計時員提醒時間時,要注意完成課程,不要等到突然停止,這會給人一種突然停止的感覺,知識不完整。建議考生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注意時間控制。
常見錯誤4:忽略板書的內容和字體大小。
一定要注意字跡工整,根據具體環境調整字體大小。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不要邊寫板書邊說話,比如讀寫的內容,應該在寫之前或之后再說。
一方面可以提高寫作速度,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學生再次關注板書的內容。板書忌空、滿、亂、散、潦草、出錯。注意排列美、外觀美、組合美(板書技能詳細介紹)。
常見錯誤5:教學目標泛化教學目標泛化容易出現在要求書寫教案的試講形式中。
一般教案都是課時計劃,教學目標也是課時目標。但在試講中只是試講的一部分,這是整個課時教學目標的具體分化,不能等同于整個教學目標。
因此,在試講中,考生應明確試講內容的具體目標,不能用課時目標代替教學內容的目標。
【備考提示】
無論是什么形式的試講,考生只需要了解整個試講過程中的一個內容,有的是規定的,有的是自己選擇的。
無論如何,考生都應反映內容的設計,包括教學方法的選擇、師生雙邊活動的安排等。所以考生拿到考題后,可以把內容分成幾個小塊,然后看看在有限的時間內能講哪些內容。
內容說明:
(1)由于考試政策、規則、時間等不斷變化,本網站力求所提供的信息準確,但不保證絕對正確,僅供學員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2)本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轉載的目的是讓信息傳播的更廣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