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考研掃盲攻略:新手小白如何備戰考研?
22年考研逐漸落下帷幕,準備23年考研的小伙伴也要開始準備。那么,對于第一次考試的小白來說,如何規劃自己的考研之路呢?
別急!致學教育小編整理了一份考研“掃盲”攻略分享給大家。
01考研到底考什么?
從考試組成來看:
考研分為初試和復試兩個環節,兩個環節均合格才算過。初試為筆試,復試根據各學校的不同要求,有不同的考核方法。
從考試科目來看:
初試由公共課和專業課組成。
公共課: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數學。這三門課都是全國統一命題,也就是說全國考生的題都一樣。
專業課:統考專業課和非統考專業課。統考專業課是國家統一命題的專業課,如計算機學科專業綜合基礎(代號408)、教育學專業綜合基礎(代號311)等;非統考專業課是學校自主命題的考試。
考研需要考四門,這四門是由上述科目組成的。各學校、專業的要求都不一樣,一定要查看你要報考的院校、專業的招生簡章,千萬不要道聽途說。
02考研全過程。
考研初試基本在每年12月底,復試在次年3月底。官方流程從9月份開始,即9月份出具考試大綱、招生簡章等。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你可以在9月份開始準備考試,三個月絕對不夠。
對于學生來說,通常在大三第二學期開始準備考試。如果基礎不夠好,甚至從寒假開始。在9月之前,雖然最新消息還沒有出來,但我們可以根據往年的報名率、考試大綱、真題等來準備考試。總之:越早越好。
回到正題,一個完整的考研流程如下:
1.大綱:九月中旬,
今年的招生簡章、招生專業目錄、學費、獎學金、聯系方式等將在這個時間段公布。
專業目錄包括招生科目、專業、初試科目、復試科目和參考書。
提醒:關注目標院校研究生官網,關注招生簡章和專業目錄!
2.預報名:9月下旬
登錄研招網進行預報名和繳費。只要繳費成功,就算報名。
3.網上正式報名:10月中下旬
同樣登錄研招網確認預報名信息。如需修改信息,也可在此環節中完成。
4.網上確認。
確認環節和報名環節一樣重要!逾期不能補!
同樣在研招網的報名部分,你需要提交身份證信息、學生證信息、個人證件照片、在讀證明等信息。
有的省份是線下確認,但受疫情影響,大部分省份改為線上。總之,關注研招網的官方信息,目標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網站,以及自己學校的相關通知。
5.打印準考證:12月19日-28日
同樣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準考試》,手機里一定要有電子版,紙質版多打幾份。可用于查分和復試。
6.初試:一般12月第三個周末
第一天。
上午:政治;下午:英語。
第二天。
上午:數學或專業課;下午:專業課。
7.初試成績查詢:2月中旬
差不多是元宵節前后,所有人都能過上幸福的春節。同樣鎖定研招網、目標院校研究生招生網站,及時查分。
8.國家線&復試線公布:3月
國家線:3月中旬。34所自劃線學校(985)將比國家線更早公布復試成績。如果你通過了國家線,但沒有通過復試線,你需要盡快安排,決定是二戰還是調劑,如果是調劑,你需要聯系學校。
復試線:3月下旬。每所學校的公間不同,復試線公布后一兩天內,復試名單也出來了。
9.網上調劑:3月下旬-4月
如果目標院校是自劃線院校,分數高于國家線,但低于目標院校,不想參加二戰,需要查看各大院校研究生官網。很多高校和專業招生不滿,可以調劑過去。當然,不要認為調劑很容易,要多看網頁、多打電話,及時聯系。這個時候就要拼手速。
10.錄取通知書:6-7月。
由各學校安排,沒有統一時間,具體可以打電話給學校咨詢。
03考研必知概念。
1.學碩與專碩。
學碩是指學術型碩士,專碩是指專業型碩士。兩者沒有高低之分,社會認可度是一樣的。但有以下區別:
培養方式不同:
學碩偏理論研究,主要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專碩偏實際應用,注重實習和就業,對學術論文的要求沒有學碩那么高。
學制學費不同:
學碩一般為3年制,學費在8000左右;專碩2-3年制,學費從1萬到4萬不等。
入學難度不同:
入學難度取決于學校、專業和地區。學碩推免比例大,招生人數少。一些名校熱門專業的錄取比例甚至為70:1,而一些學校的冷門專業卻招不滿。專碩招生規模大,競爭相對較小。
畢業條件不同:
學碩一般要發研究型論文;而專碩大概率不需要。
讀博深造不同:
從升學來看,二者都可以讀博,學碩可以在研二申請轉博,但是專碩必須在拿到學位證后才能考博。現在大部分高校考博采用“申請考核制”,專碩可能較難獲得考試資格,所以如果你打算讀博,一定要選擇學碩。
簡而言之,如果你將來想找工作,就考專碩;如果你想攻讀博士學位、搞學術或成為大學教師,就考學碩。
2.四條線:國家線、學校線、學院線、錄取線。
國家線:由國家劃定,是考生進入復試或調劑的最低分數線。
學校線:各招生單位可生規模,各招生單位可以等于或高于國家線,劃定復試標準。34所獨立劃線院校不受國家線影響。
學院線:各學生根據學校線和系招生規模,劃定復試進度標準。
錄取線:本專業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數。
總之,初試成績越高越好,千萬不要冒險考國家線!
3.34所自主劃線學校。
中國的全部985高校共39所,除中國海洋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這5所外,其余34所初試分數線由各個學校自己劃定,不用參考國家統一劃定的分數線。
所以,想沖985的同學,同樣能考多高是多高。
4.A區和B區。
教育部將31個省市自治區分為A區和B區。
B區:內蒙古、云南、貴州、甘肅、廣西、海南、寧夏、青海、新疆、西藏。
A區:B區外全是A區。
區別:
競爭程度不同:A區報考人數比B區多,競爭更激烈。
國家復試分數線不同:B區低于A區,通常相差2-10分。
5.考試目標。
三本:考本地區、本學校、本專業,最容易成功;
三跨:跨地區、跨學校、跨專業,最難成功;
一本二跨:本專業、跨地區、跨學校,最為理想;
二本一跨:本地、本專業、跨學校,相對容易成功;
二本一跨:本地、本學校、跨專業,相對容易成功。
6.英語一、英語二。
可以理解為學碩考英語一,專碩一般考英語二。注意這里說的是一般,因為有的專業即使是專業碩士,也要考英語一的。
搞清楚這些,再根據自身情況挑選適合自己的院校和專業,那么你的考研之路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需要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跟著老師穩扎穩打的復習。
內容說明:
(1)由于考試政策、規則、時間等不斷變化,本網站力求所提供的信息準確,但不絕對正確,僅供學員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2)本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轉載的目的是讓信息傳播的更廣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