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萬人考研失利,失敗后該如何面對?
2022年2月21日,這一天是很多省份考研出分的日子。浙江麗水的一個女在查詢考研成績后,因為對考研成績不滿意,留下自殺言論后跳河。
幸運的是,在關鍵時刻,警察叔叔爬過護欄進入河里,迅速救出女孩,并把她送回家,女生身體不大!
無法想象,當一個女孩看到她的考研初試成績時,她有多沮喪和絕望。正是因為努力,這種絕望得不到回報。
對此,看到很多人在勸說,連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
事實上,如果你沒有親身經歷過很多事情,你就無法與他人產生同理心,也可能無法理解他人的行為。
就像考研一樣,努力工作一年,最終沒有絕望,普通人真的很難理解。然而,對許多考生來說,這種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457萬人考研,300多萬人失敗。
2022年考研人數增加了80萬,總人數達457萬,那么,最終能錄取多少人呢?
除推免生外,即使是擴招,留給統考的名額最多也是100萬。
那么,這意味著近357萬人考研會失敗。如果除去一些考研劃水的考生,300多萬人認真備考的考生會失敗,所以考研失敗的考生其實占了大部分。
那么,面對不可避免的考研失敗,我們該如何坦然面對呢?
1.認清一個現實,人生不順十有八九。
許多學生,在過去的十年里可能過得太順利,初中、高中、高考都順利實施,然后,在考研失敗后,會覺得天空會崩潰,禁不住打擊失敗。
事實上,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個現實,那就是十有八九的生活不順利,這可能是生活的常態!
如果生活一直很順利,那就太無聊了!
當我們走出學校,離開舒適的象牙塔進入社會時,你遇到的許多事情可能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順利。
因此,我們也要學會慢慢適應這種狀態,不斷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讓自己慢慢成熟。
當你再次遇到問題,經歷失敗,不再焦慮,不再沮喪,那么你真的成熟了。
從小到大,我們看了那么多勵志故事,隨便拿出一個,哪個不比你慘?
2.考研失敗并不意味著你不夠努力。
就考研而言,不能上岸的原因有很多,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
因為,考研是一個由多個環節組成的復雜過程,你首先需要選擇學校和專業,然后注冊,參加初試后再參加復試。
而且很多考生在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可能會有問題,那么,不管你怎么努力,你都無法彌補這個錯誤。
考研就是這樣,你只有一次機會。你只能選擇一所大學和一個專業。如果你不能通過這條線,這意味著失敗。
殘酷程度遠高于高考。只要你參加高考,只要你有成績,即使你只有300分,你也可以在目前的高錄取率下學習。
考研,一步錯,步步錯。
所以,你考研失敗了,不僅僅是因為你不夠努力,有時候,你可能只是運氣不好一點,僅此而已,真的沒必要對自己太苛刻。
3.接受自己的平庸與平凡,可以失敗,也可以犯錯誤。
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都很平庸,只是一個普通人。那為什么我們不能失敗呢?為什么不能犯錯?
當然,我們不需要在失敗后勇敢。失敗了,做錯了,沒關系,該哭就哭,該發泄就發泄,不要刻意壓抑自己的情緒。哭過之后,發泄完之后,再想想下一步該怎么走。
4.考研不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大學畢業后,我們還有很多選擇。你可以選擇參加公務員考試、找工作和創業......實在不行,你也可以暫且選擇“躺平”。
只要你能吃苦,踏實肯干,這個時代就是一個餓不死的時代。
當然,如果你真的不愿意,你也可以考慮再考一次,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生命如此漫長,以至于你需要一年的時間來證明你不能做什么?
此外,在目前的考研形勢下,“二戰”并不丟人,這可以說是正常的,因為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的一項調查數據,每年考研人數中有將近60%的考生都是“往屆”生。
因此,在“二戰”考生越來越多的情況下,由于競爭過于激烈,很多人也被迫選擇二戰。
綜上所述,考研失敗是正常的。畢竟考研錄取率這么高,現在不到30%,所以總有人會失敗。就算失敗后,我們依然有許多選擇。
最后,希望大家從考研失利的負面情緒中走出來,積極規劃下一步該走的路。
內容說明:
(1)由于考試政策、規則、時間等不斷變化,本網站力求所提供的信息準確,但不絕對正確,僅供學員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2)本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轉載的目的是讓信息傳播的更廣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